
膠印水墨平衡分析與探討
發布時間:06-30 作者:小華 來源:深華印材 查看: 次
膠印過程中,水墨的供給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平版膠印是建立在印版圖紋部分親油抗水,空白部分親水抗油,油水互不相混的原理上。
印刷原理告誡我們印刷工作者 :“只有當印刷空白部分的水膜和圖文部分的墨膜存在著十分嚴格的界限,油水互不浸潤時,才能達到膠印的水墨平衡。
水墨平衡是構成平版印刷的基礎.在膠印過程中,水墨平衡是否恰到好處,與印跡的正常轉移,墨色深淺,套印的準確性以及印刷品的干燥狀態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能否正確掌握和控制水墨平衡,是確保印刷產品質量穩定的關鍵。
一,水墨平衡失調的現象分析
如何實現水墨平衡,操作者不僅要了解和研究水墨相互間的有機聯系,相互間的制約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產生微妙變化的規律,還應該分析和探討水墨不平衡時所導致的不良后果.
(1)水小墨也少的現象分析:在印刷過程中,印版在空白部分有一定的水膜存在,當水膜與油能抗衡時,就不會被墨輥上的油墨沾臟,如果水分過小,水層的量不能抗拒油墨對空白部分的吸附,則空白部分會沾附油墨,產生掛臟,供墨量少則會使印品字跡無光澤,淺淡發灰,印跡不實,印跡中布滿雪花似的白點.在這種狀態下,雖然也達到了"水墨平衡",但這種"水墨平衡"不是我們所要的"水墨平衡".
(2)水少墨多的現象分析:此時最易產生印品墨色不均,掛臟,某一部位或大塊版面由于缺水導致糊版,糊字.同時印品的印跡墨色也比較深,使印品變的黑糊糊,網點不清晰,尤其對細微網點的再現影響最大,圖象分不清層次.
(3)水大墨少的現象分析:如果版面的水分過大,逐步傳布到所有的墨輥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層,阻礙了油墨的正常傳送油墨的乳化速度加快,印跡墨色逐漸不飽和,圖文變淺,字跡發虛,發灰,發毛,發花,暗淡無光。印跡周圍有暈虛不利落,圖像不清晰,無層次。
(4)水大墨多的現象分析:當版面水分過量時,墨色會變淺,往往會盲目的認為供墨量少,因而不斷增加墨量,長時間的循環往復,油墨乳化失去了穩定性,造成水墨不平衡的惡性循環,導致油墨嚴重乳化,堆聚在墨輥表面,使印刷無法正常進行。
二,保證水墨平衡的原理
保持水墨平衡,首先應管理好水。深刻理解水的性質和作用,是管理好水的基礎。水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他是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偶極物質,能與許多其它物質相溶解。但也有與它不相溶的物質,例如,他與油類就是不相相溶的,與其能相溶的物質也有親疏之別,從金屬的親水性能排列次序上就能看得出來。下面的排列是親水性能由強到弱的次序:鉀,鈣,鈉,鎂,鋁,鋅,鉻,鐵,鎳,錫,鉛等,我們用的印版機就是親水性能較好的鋁金屬制成的。膠版印刷油墨一般采用抗水性好、色彩鮮艷、透明度、飽和度、純度都比較好的油墨。油是非極性物質,在常規條件下與水不相混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純粹的單一元素的物質,油墨的斥水性也是這樣。從油的分子結構上看,油分子中各類脂肪主要有兩個部分組成: 一部分為很長的碳氫鏈,具有斥水親油性,稱為斥水基團;另有極小部分具有斥油親水性,稱為親水基團。這兩個基團互相聯系又互相矛盾,性質完全相反的基團存在于一個分子中,前者為疏水親油的斥水基,呈非極性,后者為斥油親水基,呈極性。也就是說,油具有兩重性,既是非極性,又具有極性成分,既存在油水不相混溶性,又存在油水混溶的可能性。但是,由于親水斥油的極性羧基基團在整個油分子中為數極少,在油分子中只處于從屬地位,而非極性的斥水親油基團占絕對多數,在整個油分子中占取了支配地位,因而油在常溫常壓下,呈油水不相混溶的特征。通過以上的分析和探討可知,膠印工藝要使油墨一點也不乳化,是不可能的。關鍵是要掌握得當,達到水墨平衡。
三、保證水墨平衡的措施和控制方法
(1)印刷過程中,印版必須具有牢固的圖文基礎和空白基礎,保持親油和親水的穩定。
(2)在保證印版不沾臟的前提下,把供水量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版面的供水應是26%),并使供水量與油墨量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這樣才能保證印刷品墨色前后深淺一致和印刷作業穩定。
(3)掌握水少墨厚的原則。這里指的水少,是以版面空白部分不沾臟為前提。所謂墨厚,也是建立在水少的基礎上的。水大造成油墨乳化,墨層不可能厚實從膠印水墨傳遞過程看出,在一次供水供墨中,共發生三次水墨的混合和乳化,要保持水和油之間嚴格的分界線是不可能的。因此,膠印中的水墨平衡只能是一個相對概念,而完全理想的水墨平衡并不存在。只要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就能印出理想的印刷品。
(4)根據印版的材料類別選擇水墨的大小,PS版水量可適當小些,PVA版水量可稍大些;光滑的紙張水量可稍小些,粗糙的紙張可稍大些,機器運轉的速度快,水量可稍小些,低速時可大些。
(5)環境條件和溫濕度也不能忽視。由于版面水分是以直接和間接兩種形式散發,版面水分在滿足印刷時水墨平衡需要的同時,大部分是向空間散發,環境溫度越高,散發得也就越快。
(6)必須控制潤版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4.5 ~5.5左右)。另外,由于膠印用紙表面的PH值對潤版液的PH值有較大影響,所以最好對紙張的PH值進行測定。如紙張的PH值過低時,應稍微提高潤版液的PH值;反之,若紙張的PH值過高時,則應適當降低其PH值,使之能中和紙張的OH-,從而緩沖潤版液PH值的過度升高。根據有關資料所述和實踐得出的結論,當紙張PH值為9時,潤版液PH值以4為好;當紙張PH值為8時,潤版液PH值以5為好。
(7)采用科學儀器檢測的方法來控制水墨平衡。因為水墨平衡狀態下得到的印刷必然墨色厚實,密度一致,可以通過不斷的測量密度來檢測印刷過程中水墨平衡的變化情況。當密度值達到標準值范圍內時,即可推斷出水墨平衡狀態正常。
在工作中,操作者除了考慮水和墨的膠印傳遞過程外,還應考慮所使用的不同型號的原輔材料(紙張、油墨、版材、橡皮布等)以及工作環境的差異等相關因素,以使水墨達到或基本達到適合印刷工藝要求的平衡。模切刀 壓痕條 刀版彈墊 補底紙 膠條 海綿條 補底紙 壓痕模 壓痕線
印刷原理告誡我們印刷工作者 :“只有當印刷空白部分的水膜和圖文部分的墨膜存在著十分嚴格的界限,油水互不浸潤時,才能達到膠印的水墨平衡。
水墨平衡是構成平版印刷的基礎.在膠印過程中,水墨平衡是否恰到好處,與印跡的正常轉移,墨色深淺,套印的準確性以及印刷品的干燥狀態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能否正確掌握和控制水墨平衡,是確保印刷產品質量穩定的關鍵。
一,水墨平衡失調的現象分析
如何實現水墨平衡,操作者不僅要了解和研究水墨相互間的有機聯系,相互間的制約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產生微妙變化的規律,還應該分析和探討水墨不平衡時所導致的不良后果.
(1)水小墨也少的現象分析:在印刷過程中,印版在空白部分有一定的水膜存在,當水膜與油能抗衡時,就不會被墨輥上的油墨沾臟,如果水分過小,水層的量不能抗拒油墨對空白部分的吸附,則空白部分會沾附油墨,產生掛臟,供墨量少則會使印品字跡無光澤,淺淡發灰,印跡不實,印跡中布滿雪花似的白點.在這種狀態下,雖然也達到了"水墨平衡",但這種"水墨平衡"不是我們所要的"水墨平衡".
(2)水少墨多的現象分析:此時最易產生印品墨色不均,掛臟,某一部位或大塊版面由于缺水導致糊版,糊字.同時印品的印跡墨色也比較深,使印品變的黑糊糊,網點不清晰,尤其對細微網點的再現影響最大,圖象分不清層次.
(3)水大墨少的現象分析:如果版面的水分過大,逐步傳布到所有的墨輥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層,阻礙了油墨的正常傳送油墨的乳化速度加快,印跡墨色逐漸不飽和,圖文變淺,字跡發虛,發灰,發毛,發花,暗淡無光。印跡周圍有暈虛不利落,圖像不清晰,無層次。
(4)水大墨多的現象分析:當版面水分過量時,墨色會變淺,往往會盲目的認為供墨量少,因而不斷增加墨量,長時間的循環往復,油墨乳化失去了穩定性,造成水墨不平衡的惡性循環,導致油墨嚴重乳化,堆聚在墨輥表面,使印刷無法正常進行。
二,保證水墨平衡的原理
保持水墨平衡,首先應管理好水。深刻理解水的性質和作用,是管理好水的基礎。水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他是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偶極物質,能與許多其它物質相溶解。但也有與它不相溶的物質,例如,他與油類就是不相相溶的,與其能相溶的物質也有親疏之別,從金屬的親水性能排列次序上就能看得出來。下面的排列是親水性能由強到弱的次序:鉀,鈣,鈉,鎂,鋁,鋅,鉻,鐵,鎳,錫,鉛等,我們用的印版機就是親水性能較好的鋁金屬制成的。膠版印刷油墨一般采用抗水性好、色彩鮮艷、透明度、飽和度、純度都比較好的油墨。油是非極性物質,在常規條件下與水不相混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純粹的單一元素的物質,油墨的斥水性也是這樣。從油的分子結構上看,油分子中各類脂肪主要有兩個部分組成: 一部分為很長的碳氫鏈,具有斥水親油性,稱為斥水基團;另有極小部分具有斥油親水性,稱為親水基團。這兩個基團互相聯系又互相矛盾,性質完全相反的基團存在于一個分子中,前者為疏水親油的斥水基,呈非極性,后者為斥油親水基,呈極性。也就是說,油具有兩重性,既是非極性,又具有極性成分,既存在油水不相混溶性,又存在油水混溶的可能性。但是,由于親水斥油的極性羧基基團在整個油分子中為數極少,在油分子中只處于從屬地位,而非極性的斥水親油基團占絕對多數,在整個油分子中占取了支配地位,因而油在常溫常壓下,呈油水不相混溶的特征。通過以上的分析和探討可知,膠印工藝要使油墨一點也不乳化,是不可能的。關鍵是要掌握得當,達到水墨平衡。
三、保證水墨平衡的措施和控制方法
(1)印刷過程中,印版必須具有牢固的圖文基礎和空白基礎,保持親油和親水的穩定。
(2)在保證印版不沾臟的前提下,把供水量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版面的供水應是26%),并使供水量與油墨量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這樣才能保證印刷品墨色前后深淺一致和印刷作業穩定。
(3)掌握水少墨厚的原則。這里指的水少,是以版面空白部分不沾臟為前提。所謂墨厚,也是建立在水少的基礎上的。水大造成油墨乳化,墨層不可能厚實從膠印水墨傳遞過程看出,在一次供水供墨中,共發生三次水墨的混合和乳化,要保持水和油之間嚴格的分界線是不可能的。因此,膠印中的水墨平衡只能是一個相對概念,而完全理想的水墨平衡并不存在。只要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就能印出理想的印刷品。
(4)根據印版的材料類別選擇水墨的大小,PS版水量可適當小些,PVA版水量可稍大些;光滑的紙張水量可稍小些,粗糙的紙張可稍大些,機器運轉的速度快,水量可稍小些,低速時可大些。
(5)環境條件和溫濕度也不能忽視。由于版面水分是以直接和間接兩種形式散發,版面水分在滿足印刷時水墨平衡需要的同時,大部分是向空間散發,環境溫度越高,散發得也就越快。
(6)必須控制潤版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4.5 ~5.5左右)。另外,由于膠印用紙表面的PH值對潤版液的PH值有較大影響,所以最好對紙張的PH值進行測定。如紙張的PH值過低時,應稍微提高潤版液的PH值;反之,若紙張的PH值過高時,則應適當降低其PH值,使之能中和紙張的OH-,從而緩沖潤版液PH值的過度升高。根據有關資料所述和實踐得出的結論,當紙張PH值為9時,潤版液PH值以4為好;當紙張PH值為8時,潤版液PH值以5為好。
(7)采用科學儀器檢測的方法來控制水墨平衡。因為水墨平衡狀態下得到的印刷必然墨色厚實,密度一致,可以通過不斷的測量密度來檢測印刷過程中水墨平衡的變化情況。當密度值達到標準值范圍內時,即可推斷出水墨平衡狀態正常。
在工作中,操作者除了考慮水和墨的膠印傳遞過程外,還應考慮所使用的不同型號的原輔材料(紙張、油墨、版材、橡皮布等)以及工作環境的差異等相關因素,以使水墨達到或基本達到適合印刷工藝要求的平衡。模切刀 壓痕條 刀版彈墊 補底紙 膠條 海綿條 補底紙 壓痕模 壓痕線
下一篇:多姿多彩的燙金技術為印刷品提升價值上一篇:印后壓光問題的處理實例
相關資訊
- 紙張模切起毛的具體原因有哪些
- 模切紙張起毛可更換模切刀或是防爆膠條可解
- 刀模制作整個步驟第一次分享
- 刀模的正確保養方法
- 怎樣選擇優質的墊刀泡棉
- 刀版彈墊的彈性強度與硬度的關系,提升工作
- 紙板切不穿是和選用的刀版彈墊有關系嗎
- 刀版彈墊的選用方法
- 防止瓦楞紙張模切爆邊用的防爆膠條
- 模切散紙亂紙用什么樣的海綿條比較合適
- 海綿條是否能夠解決紙張模切起毛散紙亂紙問
- 刀模墊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刀模海綿條有什么作用又如何使用
- eva泡棉有哪些特點和實際用途
- 什么樣的刀模彈墊質量比較好
- 第一次發現EVA泡棉居然有這么多用途
- 刀模粘貼刀模彈墊太厚會造成哪些嚴重后果
- 優質的墊刀泡棉都有哪些特征
- eva內襯包裝大特性有哪些
- 使用eva內襯包裝的產品有哪些優勢
- 什么是亮調、中間調和暗調
- 利用CorelDRAW完成防偽圖案的設計與制作
- 海德堡模塊化的Prinect印通工作流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小學教科書幅面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凹版復合塑料薄
- 排版天才InDesign-InDesign DTP祥解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行業標準--裝訂質量
- GMG全流程色彩管理系統ColorServer介紹
- 裝訂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騎馬訂裝
- 引起網點擴大的各方面原因分析
- Photoshop的色彩管理基本之道(二)
- Photoshop的色彩管理基本之道(三)
- 掃描儀印前色彩校正的主要方法及步驟
- 完美修臟專業軟件與眾不同的功能
- 學習Photoshop前的經典忠告
- 如何用Photoshop設計光盤盤面
- Adobe關于色彩校正及灰平衡控制意義
- PageMaker 6.5C物盡其用 功能效果盤點
- 包裝裝潢印前設計的構成內容及總體編排
- PageMaker 基礎教程
您的瀏覽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