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保高質印刷品色彩忠實再現
發布時間:06-30 作者:小華 來源:深華印材 查看: 次
一切似乎都可能很理想地實現:客戶的數據按預定付諸生產,所有的頁面都已完成,選用的字體都不缺——總之,任務完成得很滿意。可是一印出來后才突然認識到效果大不一樣,原稿的色彩要亮麗得多,即使在顯示屏上預檢時所看到的一切也比印出來的好得多。
專家認為“色彩管理(Color Management)”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可是這個術語的真正含義是什么?簡單地講,色彩管理包括控制色彩準確地、穩定一致地再現,而且是可以預測其結果的。其目的是使最后的成品盡可能貼近原稿。這個話題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套話,但卻是一些專業研討會、行業座談會和演講會上最流行的主題之一,即因為這個題材所包含的內容和其持續的不確定性。
在出版物中,一幅彩色圖像通常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數字化工作流程。這個工作流程始于掃描儀或數碼相機捕捉圖像,在顯示屏上再現圖像,由數字化打樣設備打樣,最后為實際印刷作好準備。在這個過程中一般不會發生什么問題,但有一點需要注意:色彩不會被輕易捕捉,更難以被精確控制。
色彩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現象,而是一個受光線影響的復雜的視覺感受,包括受光照射表面的反射性質,以及稍有不同的影響每個人的色彩感覺的心理因素都有關系。認為彩虹包含了所有色彩是錯誤的。因為色彩不是一個單平面的統一體,遠非對每個色彩分配一個波長那么簡單。事實上,我們根本看不到真正的色彩。色彩只是基于我們視網膜上的錐體細胞所接受的信號在大腦中的綜合而成的結果。
有些系統已被嘗試用于描述色彩。通常我們提到的色彩空間是一些多維坐標體系,像被廣泛應用的CIE色彩坐標體系,采用紅-綠、黃-藍和黑-白三個坐標軸。但沒有哪家制造商所定義的色彩空間能與另一家制造商所定義的色彩空間簡單地對應起來。
不同的設備再現色彩的方式也不同,甚至不能相同地記錄和描述同一顏色。例如,掃描儀和顯示屏,利用色彩空間,綜合紅、綠、藍三原色再現各種色調;而另一方面,打樣機和印刷機則綜合CMYK色彩空間建立色彩。一個典型的印前系統可包含一組來自不同制造商的不同設備,使色彩管理過程更復雜化。 前幾年,典型的印前部分或多或少地采用自成一體的設備系統,其各部分能緊密協調工作確保完全適應性。但現在使用于印前操作系統多為不同廠家制造的數字化設備,也給色彩管理帶來了問題。目前,常會發現一些印前商用不同制造商生產的設備組成生產線,如:用海得堡、柯達或Itek的掃描儀,或用愛普生、理光、尼康的數碼相機進行輸入,或者直接用客戶以各種軟硬件生成的圖像。
匹配不當引起的問題:
當在工作流程中從一種色彩空間轉換到另一種色彩空間,色彩管理問題將更嚴重。例如,掃描儀以RGB方式進行輸入掃描,而以CMYK方式進行輸出。這樣的事情在印刷廠天天都在發生。
雖然,不同設備采用不同色彩空間有一定的覆蓋區,但仍然難以完全匹配。即使是兩臺同樣采用RGB色彩空間的設備,其得出來的結果也大不相同。紙張和其它承印物也影響色彩的再現。這些因素也都得在色彩管理中考慮進去。
色彩管理的任務:
色彩管理目的是補償由輸入輸出設備引起的色彩失真,保證色彩數據以一種可以重復的方式進行轉換,并符合專業要求,最終建立不因設備而異的色彩表現力。這主要是靠“設備色彩標定”辦法來實現的。
理論上,色彩描述文件(Profile)應建立在被廣泛接受的標準基礎上。國際色彩合作組織(the 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為模塊式軟硬件環境制訂了這樣一個色彩空間標準ICC-Profile和必需的色彩管理模塊(Color Management Module),它通過這些標準文件把色彩在輸入或輸出時轉換成不受設備影響的色彩空間。
蘋果電腦公司的MacOS操作系統全面支持ColorSync色彩管理系統,ColorSync是基于Linotype-Hell公司(現為海得堡印前部)所開發的技術并處理色彩轉換。此種ColorSync軟件會在操作系統、應用程序、ICC-Profile和CMM之間進行協調,甚至可以在采用不同色彩轉換方式的不同模塊系統之間進行轉換。微軟公司征得海得堡印前部的允許,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使用了ICM技術。
色彩管理的真相:
當一個圖像被掃描或用數碼相機拍攝下來后,必須在顯示屏上檢視其結果。這里就是第一道關口,這兩種設備均需經過標定并求出校正曲線以彌補其差異。標定輸入設備,需要一個參照文件,通常用一塊彩色幻燈片,含色塊測試條,此測試條應和用于所有設備色彩描述文件的IT8標準一致。可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原稿,當然也可利用已測好的色彩值文檔來省略這一步。第二步,用分光光度計測量一個實際掃描圖像,將結果和先前存儲的參照數據作比較,建立一套差異數值。這就是由相應軟件支持的Profile,可用來把掃描數據轉換成不因設備而異的色彩空間,也用同樣的方法來標定顯示屏、打樣機以及最后的輸出設備。
印刷機引入不確定因素:
自然,最后的輸出印品才是色彩管理的最后檢驗。已設計出標準的色彩控制條作為印刷機色彩定標,所以印刷品的色彩復制質量可以在印張上檢驗。但是由于膠印工藝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大量可變因素需要維持平衡,相當多的不穩定性加入到此過程中,而Profile僅能對一種設備在特定的數據設定下進行標定,因此保持印刷條件不變非常重要。油墨、墨斗設置、紙張甚至溫濕度等均會影響印品質量。
前景展望:
事實上,由于工藝中的弱點,各個設備需要不同的Profile和處理方案,色彩管理不能經常達到預期效果。只要生產流程中有一個環節標定不恰當,或者使用了錯誤的或過時的Profile,整個工藝流程就遭受破壞。制造商也認識到這些問題,并已著手提出高效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包括為眾多設備設計的具有強大標定功能的工具。
實際上,色彩管理技術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有些人因這個復雜的事物而猶豫不決,市場上眾多的工具與系統不但未能幫助潛在用戶找出方向,反而使他們更感迷茫。何況很多關于“色彩管理”的闡述都是隨意搖擺的,各種說法只是狹窄地談到某些方面,而非整體地描述這種技術。而且,從本質上來講,色彩的根本問題完全是一種主觀現象,這使其很難得到控制。
然而無論如何,能采用色彩管理確保高質印刷品色彩忠實再現的日子已為時不遠。事實上,正如本文所說明的,確實迫切需要把色彩管理推向前進。 模切刀 壓痕條 刀版彈墊 補底紙 膠條 海綿條 補底紙 壓痕模 壓痕線
專家認為“色彩管理(Color Management)”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可是這個術語的真正含義是什么?簡單地講,色彩管理包括控制色彩準確地、穩定一致地再現,而且是可以預測其結果的。其目的是使最后的成品盡可能貼近原稿。這個話題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套話,但卻是一些專業研討會、行業座談會和演講會上最流行的主題之一,即因為這個題材所包含的內容和其持續的不確定性。
在出版物中,一幅彩色圖像通常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數字化工作流程。這個工作流程始于掃描儀或數碼相機捕捉圖像,在顯示屏上再現圖像,由數字化打樣設備打樣,最后為實際印刷作好準備。在這個過程中一般不會發生什么問題,但有一點需要注意:色彩不會被輕易捕捉,更難以被精確控制。
色彩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現象,而是一個受光線影響的復雜的視覺感受,包括受光照射表面的反射性質,以及稍有不同的影響每個人的色彩感覺的心理因素都有關系。認為彩虹包含了所有色彩是錯誤的。因為色彩不是一個單平面的統一體,遠非對每個色彩分配一個波長那么簡單。事實上,我們根本看不到真正的色彩。色彩只是基于我們視網膜上的錐體細胞所接受的信號在大腦中的綜合而成的結果。
有些系統已被嘗試用于描述色彩。通常我們提到的色彩空間是一些多維坐標體系,像被廣泛應用的CIE色彩坐標體系,采用紅-綠、黃-藍和黑-白三個坐標軸。但沒有哪家制造商所定義的色彩空間能與另一家制造商所定義的色彩空間簡單地對應起來。
不同的設備再現色彩的方式也不同,甚至不能相同地記錄和描述同一顏色。例如,掃描儀和顯示屏,利用色彩空間,綜合紅、綠、藍三原色再現各種色調;而另一方面,打樣機和印刷機則綜合CMYK色彩空間建立色彩。一個典型的印前系統可包含一組來自不同制造商的不同設備,使色彩管理過程更復雜化。 前幾年,典型的印前部分或多或少地采用自成一體的設備系統,其各部分能緊密協調工作確保完全適應性。但現在使用于印前操作系統多為不同廠家制造的數字化設備,也給色彩管理帶來了問題。目前,常會發現一些印前商用不同制造商生產的設備組成生產線,如:用海得堡、柯達或Itek的掃描儀,或用愛普生、理光、尼康的數碼相機進行輸入,或者直接用客戶以各種軟硬件生成的圖像。
匹配不當引起的問題:
當在工作流程中從一種色彩空間轉換到另一種色彩空間,色彩管理問題將更嚴重。例如,掃描儀以RGB方式進行輸入掃描,而以CMYK方式進行輸出。這樣的事情在印刷廠天天都在發生。
雖然,不同設備采用不同色彩空間有一定的覆蓋區,但仍然難以完全匹配。即使是兩臺同樣采用RGB色彩空間的設備,其得出來的結果也大不相同。紙張和其它承印物也影響色彩的再現。這些因素也都得在色彩管理中考慮進去。
色彩管理的任務:
色彩管理目的是補償由輸入輸出設備引起的色彩失真,保證色彩數據以一種可以重復的方式進行轉換,并符合專業要求,最終建立不因設備而異的色彩表現力。這主要是靠“設備色彩標定”辦法來實現的。
理論上,色彩描述文件(Profile)應建立在被廣泛接受的標準基礎上。國際色彩合作組織(the 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為模塊式軟硬件環境制訂了這樣一個色彩空間標準ICC-Profile和必需的色彩管理模塊(Color Management Module),它通過這些標準文件把色彩在輸入或輸出時轉換成不受設備影響的色彩空間。
蘋果電腦公司的MacOS操作系統全面支持ColorSync色彩管理系統,ColorSync是基于Linotype-Hell公司(現為海得堡印前部)所開發的技術并處理色彩轉換。此種ColorSync軟件會在操作系統、應用程序、ICC-Profile和CMM之間進行協調,甚至可以在采用不同色彩轉換方式的不同模塊系統之間進行轉換。微軟公司征得海得堡印前部的允許,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使用了ICM技術。
色彩管理的真相:
當一個圖像被掃描或用數碼相機拍攝下來后,必須在顯示屏上檢視其結果。這里就是第一道關口,這兩種設備均需經過標定并求出校正曲線以彌補其差異。標定輸入設備,需要一個參照文件,通常用一塊彩色幻燈片,含色塊測試條,此測試條應和用于所有設備色彩描述文件的IT8標準一致。可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原稿,當然也可利用已測好的色彩值文檔來省略這一步。第二步,用分光光度計測量一個實際掃描圖像,將結果和先前存儲的參照數據作比較,建立一套差異數值。這就是由相應軟件支持的Profile,可用來把掃描數據轉換成不因設備而異的色彩空間,也用同樣的方法來標定顯示屏、打樣機以及最后的輸出設備。
印刷機引入不確定因素:
自然,最后的輸出印品才是色彩管理的最后檢驗。已設計出標準的色彩控制條作為印刷機色彩定標,所以印刷品的色彩復制質量可以在印張上檢驗。但是由于膠印工藝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大量可變因素需要維持平衡,相當多的不穩定性加入到此過程中,而Profile僅能對一種設備在特定的數據設定下進行標定,因此保持印刷條件不變非常重要。油墨、墨斗設置、紙張甚至溫濕度等均會影響印品質量。
前景展望:
事實上,由于工藝中的弱點,各個設備需要不同的Profile和處理方案,色彩管理不能經常達到預期效果。只要生產流程中有一個環節標定不恰當,或者使用了錯誤的或過時的Profile,整個工藝流程就遭受破壞。制造商也認識到這些問題,并已著手提出高效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包括為眾多設備設計的具有強大標定功能的工具。
實際上,色彩管理技術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有些人因這個復雜的事物而猶豫不決,市場上眾多的工具與系統不但未能幫助潛在用戶找出方向,反而使他們更感迷茫。何況很多關于“色彩管理”的闡述都是隨意搖擺的,各種說法只是狹窄地談到某些方面,而非整體地描述這種技術。而且,從本質上來講,色彩的根本問題完全是一種主觀現象,這使其很難得到控制。
然而無論如何,能采用色彩管理確保高質印刷品色彩忠實再現的日子已為時不遠。事實上,正如本文所說明的,確實迫切需要把色彩管理推向前進。 模切刀 壓痕條 刀版彈墊 補底紙 膠條 海綿條 補底紙 壓痕模 壓痕線
下一篇:你的色彩管理規范嗎上一篇:海德堡PrintOpen色彩管理軟件應用實例
相關資訊
- 紙張模切起毛的具體原因有哪些
- 模切紙張起毛可更換模切刀或是防爆膠條可解
- 刀模制作整個步驟第一次分享
- 刀模的正確保養方法
- 怎樣選擇優質的墊刀泡棉
- 刀版彈墊的彈性強度與硬度的關系,提升工作
- 紙板切不穿是和選用的刀版彈墊有關系嗎
- 刀版彈墊的選用方法
- 防止瓦楞紙張模切爆邊用的防爆膠條
- 模切散紙亂紙用什么樣的海綿條比較合適
- 海綿條是否能夠解決紙張模切起毛散紙亂紙問
- 刀模墊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刀模海綿條有什么作用又如何使用
- eva泡棉有哪些特點和實際用途
- 什么樣的刀模彈墊質量比較好
- 第一次發現EVA泡棉居然有這么多用途
- 刀模粘貼刀模彈墊太厚會造成哪些嚴重后果
- 優質的墊刀泡棉都有哪些特征
- eva內襯包裝大特性有哪些
- 使用eva內襯包裝的產品有哪些優勢
- 什么是亮調、中間調和暗調
- 利用CorelDRAW完成防偽圖案的設計與制作
- 海德堡模塊化的Prinect印通工作流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小學教科書幅面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凹版復合塑料薄
- 排版天才InDesign-InDesign DTP祥解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行業標準--裝訂質量
- GMG全流程色彩管理系統ColorServer介紹
- 裝訂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騎馬訂裝
- 引起網點擴大的各方面原因分析
- Photoshop的色彩管理基本之道(二)
- Photoshop的色彩管理基本之道(三)
- 掃描儀印前色彩校正的主要方法及步驟
- 完美修臟專業軟件與眾不同的功能
- 學習Photoshop前的經典忠告
- 如何用Photoshop設計光盤盤面
- Adobe關于色彩校正及灰平衡控制意義
- PageMaker 6.5C物盡其用 功能效果盤點
- 包裝裝潢印前設計的構成內容及總體編排
- PageMaker 基礎教程
您的瀏覽歷史